“污地”变“净土” 浙西规模最大的土壤修复工程通过阶段性验收

近日,随着B区污染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顺利通过阶段性验收,浙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土壤修复项目——江山基地退役场地土壤修复历时7个月,完成全部污染土治理,进入后期地下水监测阶段。

江山基地退役场地土壤修复项目地处江山市景星东路38号,为原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,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有机胺生产基地之一。公司后被重大资产重组收购,更名为浙江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
企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带来了污染。转型升级迫在眉睫,而土壤治理,是首当其冲的任务。数据显示,该项目占地面积566.45亩,修复工作量包括63926立方米污染土和436466立方米地下水。

浙江交工地下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江山基地退役场地的修复任务。经过相关专家们使用特制的设备对土壤和水进行检测、诊断,找出了“病因”——土壤涉及砷、镍、氨氮等14种污染因子超标,地下水涉及镍、氰化物、氨氮3种污染因子超标。找到症结所在,于是,他们就对症下药,采用工业窑协同处置技术修复土壤,对地下水污染采用抽出处置技术修复。

为了让污染地块早日修复投入使用,考虑到地下水污染修复后还需两年地下水监测评估期的时间要求,浙江交工地下工程有限公司把项目划分为A区、B区、C区三个区块,其中A区块和C区块只有土壤污染,不涉及地下水污染处置,修复通过验收就能投入建设。

“为了跑出项目建设的“加速度”,我们将支部堡垒建到工地上。”项目支部书记陈科锋说,项目进场施工时刚好是梅雨季,长时间高强度降雨给作业带来不少困难。他们就把业主、监理单位、效果评估单位党组织党员聚集起来,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共同服务于项目建设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终于在交付截止期前完成三个区块土壤修复任务。

经过处理,修复后的土壤达到了一类建设用地标准,根据规划,将用于建筑商场、学校和政府办公场所。

2023-02-09 23:17

热门文章

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

ACI环保

推荐会议